Home Media
《紀載香港》文學結合微縮訪問 感謝《紀載香港》記者Jenny的邀請🙏🏻 訪問內容很完整亦卑左個機會我去好分享創作《拆剩的唐樓》、《Footnotes 》、《華富邨的日子》(未完成)的感受。 It’s a kind of misery for me to adjusting my own mentality ! Indeed ,it’s never been an option, it’s a responsibility. Hopefully I st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keep learning 、growing and innovative in different ways. Thank you for this complete interview content .I am so glad to share the creation of "拆剩的唐樓", "Footnotes", "Days in Wah Fu Estate " .
東周資優教室訪問- 『獨家設計懷舊玩具系列首次於傳媒報道發佈』 這兩個微型玩具模型及糖蔥餅飛機欖模型工作坊有什麼特色? 而最近的懷舊玩具及模型設計亦是忠於「新舊交融」的一個項目。模型是我親自繪製3D圖再打印出來,再與導師利用彩繪技巧設計出初學者易上手更又有文化教育意義的教材。 畢竟,一直只製作食玩款式在創作上亦有局限。 適合幾多歲小朋友參加? 每節上兩小時? 3歲或以上便可。始終是教育教材,加上我在設計教材上一直為學員保留彈性學習空間,沒有一定的製成樣式。學員可按喜好去決定顏色和精細度。 工作坊時間一般大概2小時。
東周資優教室訪問- 『獨家設計懷舊玩具系列首次於傳媒報道發佈』 這兩個微型玩具模型及糖蔥餅飛機欖模型工作坊有什麼特色? 而最近的懷舊玩具及模型設計亦是忠於「新舊交融」的一個項目。模型是我親自繪製3D圖再打印出來,再與導師利用彩繪技巧設計出初學者易上手更又有文化教育意義的教材。 畢竟,一直只製作食玩款式在創作上亦有局限。 適合幾多歲小朋友參加? 每節上兩小時? 3歲或以上便可。始終是教育教材,加上我在設計教材上一直為學員保留彈性學習空間,沒有一定的製成樣式。學員可按喜好去決定顏色和精細度。 工作坊時間一般大概2小時。
經濟日報嘅呢一份報導可以話係十兄弟嘅轉列點!多謝筆者用心撰寫,令大家開始認識事頭婆黎若曦。多謝!
香港01 手作版 訪問
飲食男女-年輕有夢訪問 (感謝這報導記錄了事頭都曾年輕過。)
當時包餅鉛筆刨很受歡迎👏
一比一的糖蔥餅箱模型,上有糖蔥餅餅皮、餡料、雞皮紙袋等。逼真的餅皮以樹脂黏土製成,乾透時會呈現半透明效果。椰絲及花生,則是磨碎PLA(聚乳酸環保塑膠,多用作3D打印原料),以及把飛機木弄碎再填色而成。
《 拉近文化 》 【細味香港情】 袖珍菠蘿包、腸仔包,還有天台屋,微縮藝術以立體方法保存已消失,或快將消失的景物和人情味, Karen 帶大家走進模型裡,回味舊香港。 車仔檔、涼茶舖、懷舊士多和冰室,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只是在日常活裡已不容易找得到,但透過微型藝術,卻可以跟它們重遇。除了是重塑舊香港的面貌,更有微型藝術家會用作品編寫不同香港人故事,例如曾有女孩以大牌檔去形容自己的愛情,因為她是一個不婚主義者,大牌檔的食客只求飽肚,好比自己的愛情一樣。藝術家就製作一個小型的大牌檔去形容女孩的愛情觀,希望大家看到作品後,更可以思考背後的意義。 #有線新聞 #微縮藝術 拉近文化
【唔食得都睇得!戴上身嘅菠蘿包】 隨著網媒崛起,很多寂寂無名的小店都被發掘起來,今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有間舖頭」,正是隱藏於工廈林立的觀塘區,一間低調但一點也不簡單的小店! 「有間舖頭」其實是由若曦和Summer一起開設的工作坊,代理本地創作產品、舉辦工作坊及舉辦展覽會等。兩位女生對港式食物特別有情意結,而港式食品陪伴著一眾港人嘅成長,香滑嘅奶茶、鬆軟嘅菠蘿包、以至連家燕媽媽都讚好嘅黯然銷魂飯相信大家都唔會陌生!位於觀塘嘅「有間舖頭」就有唔同嘅港式食物工作坊,可以將你心愛嘅港食製成頸鏈、耳環、手鏈、筷子夾等等,百分百本土風味,精緻得黎又盞鬼!
Only Live Once Magazine 訪問
燒賣鉛筆刨教學@TVB節目Y ANGLE
ViuTV 節目《手作人》訪問
@2025 Tenfingersworkshop

Useful links

About us

News & Media

Art Work

Our Portfolio

Contact Us

Our services

Workshop(Group)

Workshop(Private)

Shop

Follow us

Facebook

Instagram

Instagram

Follow us!

Shopping Cart